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小土豆变身“金蛋蛋”,西农学子探索马铃薯产业振兴之路

  作者:裴少桐 焦紫阳 曹航为了解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探索马铃薯产业振兴之路,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产业调研团在榆林市委的支持…

  作者:裴少桐 焦紫阳 曹航

微信图片_20240813175002.png

为了解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探索马铃薯产业振兴之路,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产业调研团在榆林市委的支持下,前往榆林市展开调研。榆林马铃薯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薯形好、品质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2023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212万亩,总产量269万吨,总产值52亿元。从之前的“救命薯”转变为现在的“致富薯”,之前并不起眼的小土豆一步步成为沙窝窝里的“金蛋蛋”。

  7月28日,实践团成员前往榆林农科院薯类研究所参观调研。据介绍,近年来榆林市紧抓农业特色产业“4+X”工程,发展马铃薯产业是榆林市培育壮大现代农业“4+X”产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举措。

  榆林农科院薯类研究所副所长汪奎向团员们介绍到:“近20年来,榆林马铃薯从之前的农户分散种植到现在的规模化高自动化种植管理与绿色自然种植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保障普通鲜食薯供应充足的前提下,利用农田智能管理与绿色防控,减肥增效等新技术,向商业薯和高端鲜食薯领域不断探索,当地生产的马铃薯走出黄土高原,销往全国并向世界进军。”

QQ图片20240813174135.png.jpeg

随后,实践团成员前往榆阳区旺兴家庭农场参观,旺兴家庭农场是榆林市榆阳区马铃薯病虫草害化学农药减施增效示范地点,实践团在农场中与农场主万维林以及技术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种植技术、市场前景、政策扶持等方面的问题。

  万维林介绍道:“农场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全面实施绿色防控,从薯种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获等环节,利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技术实行标准化管理,严格把控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实现普通鲜食薯到绿色高端鲜食薯的转变。”

  此外,包括万维林在内的榆林市众多家庭农场经营者每年积极主动参加各类农业技术培训,亲自参与新品种种植试验,选用优良品种,并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帮扶及管理服务,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3E4ECFE67CB776BFE9BE399D79FA5169.jpg

为更加深入的了解榆林马铃薯产业的发展,7月29日,实践团来到了陕西大地(种业)集团。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该集团从源头出发,不仅在种子选育上下足了功夫,更是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建设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构建了从种子研发到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有效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实践团成员随后参观了集团下属农场、自动滴灌智能化控制平台以及马铃薯生产加工车间等场所。陕西大地(种业)集团副总经理郝永康告诉实践团成员:“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积极拥抱科技,引入机械化种植模式,如自动耕地、播种,打造智慧程序农业平台,精准施水施肥,在各个新型农业技术的相互协调配合下加以人力监管,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农产品产量质量也得到保障,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微信图片_20240816152802.jpg

7月30日,实践团到补浪河乡农村展开调研,深入农户家中、在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对农户马铃薯种植的投入与收益、种植规模以及种植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并对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农户展开交流,实践团成员依托自身所学相关知识,给予农户部分建议,并积极引导农户利用互联网资源,例如通过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关注相关内容以解决自身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沃野配良田,黄土翻金豆。小土豆成为沙窝窝里的“金蛋蛋”的故事鼓舞了实践团成员,让实践队员们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农情,切身体悟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和广阔前景。成员员们纷纷表示,今后,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继续深入田间地头,努力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3655-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