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东北财经大学实践团探访雪龙和牛: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东北财经大学实践团探访雪龙和牛: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导语:2025年8月1日至5日,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乡产兴农实践团开启了他们的“三下乡”之旅,前往辽宁省大…

东北财经大学实践团探访雪龙和牛: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导语:2025年8月1日至5日,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乡产兴农实践团开启了他们的“三下乡”之旅,前往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金厂村,深入大连雪龙和牛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五天的实地调研。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考察、面对面访谈及参与式观察,探究企业如何以和牛养殖为核心,带动乡村经济全面发展。调研发现,该公司不仅直接带动了本地136人的就业,还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帮助农户年均增收达到2.8万元,有效推动了普兰店区的乡村振兴战略。

正文:

在普兰店区,雪龙和牛公司不仅是高品质牛肉的生产者,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手。实践团到达的第一天,便深入养殖基地,了解企业和牛养殖的全链条操作,并与当地农户交流,了解他们如何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增收。在参观过程中,正赶上饲料运输车从周边村落返回,厂长李潼指着饲料榜单上的明细介绍:“我们的玉米、苜蓿草等饲料,80%都来自本地农户,收购价特意定在高于市场价5%的水平,就是想让乡亲们多赚点。”队员梁司晨在参观中注意到,养殖场的青贮池、屠宰分割车间等配套设施,都是交由本地施工队承建的,仅这两项工程就为周边村民提供了60多个临时岗位,不少村民在施工期间每天能有200元左右的收入。

在与员工的交流中,实践团了解到,公司72%的员工来自金厂村及附近地区,这些岗位为许多家庭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显著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此外,公司还不定期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帮助村民提升农业技能,增强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图1实践队员汇总分析数据。兰爱琳 供图

图2实践队员参与养殖场日常防疫工作。兰爱琳 供图

次日下午,一场养殖技术培训会正在举行。56岁的王福财举着手机,认真拍摄技术员讲解的内容。“年纪大了记不住,拍下来回家慢慢学。”他告诉队员于济维,自己去年跟着企业学了科学养殖技术,家里的两头肉牛增重速度明显加快,卖价提高了不少。队员于济维翻看培训签到表发现,仅今年上半年,这样的技术指导就开展了11场,累计覆盖200余户农户,不少人都像王福财这样,用手机记录知识点。

在随后的调研中,实践团还发现,雪龙和牛公司通过建立有机肥车间,将牛粪等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再回馈给农户使用,这不仅解决了环保问题,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3实践队员聆听和牛养殖技术要点。兰爱琳 供图

此次“三下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雪龙和牛公司与当地农户的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推广“订单农业保险”等,旨在进一步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公司对这些建议表示高度认可,并表示将积极采纳实施。

在活动的最后,实践团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多条关于雪龙和牛公司与乡村振兴相关情况的短视频,有效提升了公众对于企业带动型乡村振兴模式的认知和关注。这次“三下乡”不仅是一次实地调研,更是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通过这样的活动,东北财经大学的学子们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也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图4全体实践队员就有关问题向厂长提问。兰爱琳供图

(通讯员 林子渲 梁司晨 魏楚涵)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5666-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