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西江筑梦,助力和美——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乡村实践行

2025年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实施的关键之年,为响应国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乡村面貌整体提升”的号召,由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张雁齐、王欣雨、薛兴豪、周子杰…

2025年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实施的关键之年,为响应国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乡村面貌整体提升”的号召,由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张雁齐、王欣雨、薛兴豪、周子杰、彭祖赐五位研究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以“三微驱动·和美西江”为主题,深入高淳区西江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小组以“微改造、微产业、微治理”为实践路径,探寻高校赋能乡村发展的创新模式,以专业智慧浇灌美丽乡村梦想,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实践背景与场地:

时代呼唤乡村振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要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乡村面貌整体提升”。此背景下,江苏省同步推进“五美乡村”建设工程(美丽经济、美丽生态、美丽人文、美丽家园、美丽生活)。高淳区作为南京市乡村振兴重点区域,其“国际慢城”品牌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部分偏远村落仍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

此次选址于南京高淳区西江村,其属典型的水网圩田地貌,面临着村容村貌待提升、特色产业待挖掘、治理体系待完善等问题。

西江村位于砖墙镇西南边,坐落于水阳江畔一线圩堤。东至相国圩农田,西至安徽省水阳镇,南至水碧桥,北至相北村。距南京主城约90千米,主要依靠永丰线及及芜太公路的转换,联系南京主城及高淳城区。村内水网纵横,阡陌交错,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由19个自然村组成,耕地面积6150.08亩,水面2187亩,是富有吴风楚韵风情,江南水产特色的边贸集镇。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聚落,西江村历史文化价值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物质和非物质两个维度。在物质文化方面,包括传统民居建筑群、圩田水利系统、特色生产工具等;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则保留了圩田水系维护技艺、开圩节、蟹神祭祀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历

史研究价值,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文旅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村落依水而建,与水系相互依存,形成了独特的人居环境格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

实践目的与意义:

本次调研以系统梳理西江村历史文化要素,全面记录当前保护状况与存在问题,为后续制定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为目的。旨在通过“微改造、微产业、微治理”三大路径,挖掘西江村的生态与文化潜力,推动传统乡村农业模式向现代化、市场化转型,同时应对人口外流和老龄化挑战,助理大美乡村建设。

实践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濒危的文化遗产,更在于为西江村顺应时代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通过空间重塑、产业嵌入与生态修复,助力其成为“生产集约高效、生活便捷宜居、生态水清岸绿”的和美乡村样板。

实践内容:

调研团队采取了多维度的工作方法系统梳理西江村历史文化脉络与现状矛盾。

在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方面,对全村进行踏勘和重点建筑测绘,重点记录了明代水利遗产鳡鱼嘴分水牮,分析其分水结构与圩田防洪智慧,并对三国时期周瑜练兵场(官场村)、洗马荡传说及“哭竹生笋”等民间故事进行影像归档。以及通过建筑普查,发现现存建筑中15%为质量完好的红瓦白墙砼结构,42%为需局部修缮的砖混建筑,7%危房亟待整治,其中官场村部分新建农房与传统风貌冲突显著。

根据《南京市高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砖墙镇致力于保护圩田生态,打造生态宜居典范。基于此,小组成员积极开展村民访谈和问题诊断,聚焦居住环境、文化遗产保护和空间使用等方面,最终形成完整的调研记录。

实践感悟: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与生态的复兴。西江村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资源,保护与传承工作刻不容缓。面对技艺断层、空间功能冲突等问题,团队认识到需要政府、高校与村民多方协作,共同探索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调研成果,推动西江村“水、堤、林、田、村”融合的江南圩乡风貌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

支队信息

申报类别:研究生新时代伟大变革暑期实践活动

项目名称:西江筑梦,助力和美 —— 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乡村实践行

支队名称:淳美乡兴队

所属学院:风景园林学院

支队成员:张雁齐、王欣雨、薛兴豪、周子杰、彭祖赐

实践时间:2025年7月20日

实践地点: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

实践概述:由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组成的“三下乡”实践团队,依托学科优势,助力高淳区西江村“和美乡村”建设,探索“设计赋能+文化活化+村民共治”的乡村振兴路径。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5763-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