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展望未来 共创价值 HKU ICB华东校友日主题论坛热烈举行

2025年11月15日,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以下简称“HKU ICB”)华东校友日主题论坛在乌镇堤上度假酒店圆满举办。作为学院年度最具号召力的校友品牌活动之一,本次论坛以&…

2025年11月15日,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以下简称“HKU ICB”)华东校友日主题论坛在乌镇堤上度假酒店圆满举办。作为学院年度最具号召力的校友品牌活动之一,本次论坛以“展望2026:数智时代的价值共创与增长”为主题,汇聚了来自金融、科技、制造、消费、文化等领域的知名校友、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共同研讨未来商业的核心命题,呈现了一场兼具思想高度与人文温度的知识盛宴。

以教育为锚 汇聚华东校友思想之力

论坛由HKU ICB京沪招生主管Cindy老师主持。在开场致辞中,她回顾了2025年学院在教学创新、学术声誉与平台建设等维度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其中,香港大学在QS全球商学院排名中升至第11位,继续保持亚洲领先地位;各类高质量的主题活动与“333学习模式”,为学员构建贯通课堂与产业的学习生态。她进一步介绍道,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兼具“中国智慧”与“全球视野”的中高层管理者。目前校友网络已覆盖全球逾2万人,90%为中高管,35%为创业者或企业负责人,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知识网络与资源网络,成为推动商业创新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HKU ICB署理联席院长马陈杰博士则从学院战略层面分享了面向未来十年的核心愿景,并提出“三个跨越”战略:一是跨学科,推动人文与自然科学的深度融合;二是跨界,构建政、产、学、研协同生态,加速知识转化与成果落地;三是跨文化,以开放心态构建国际合作网络,帮助中国企业从“走出去”迈向“融进去”。他强调,HKU ICB将在终身学习体系、跨界平台建设与全球网络拓展方面持续发力,为校友提供面向未来的持续能量。

随后,HKU ICB顾问委员会委员谢祖墀博士从“技术变革下的人本价值”角度展开分享。他指出虽然AI技术带来了数据能力、决策方式与组织结构的根本性改变,但真正决定未来竞争力的仍然是“人”。在高度不确定的时代,判断力、创造力与价值观将成为企业与组织的核心资产。他鼓励校友以开放心态拥抱技术,以批判性视角思考商业本质,通过跨界交流激发灵感,在共创中实现新的增长。

四大主题演讲 共话未来发展趋势

在嘉宾演讲环节,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实践者与学者,分别从企业治理、技术突破、消费洞察与心理认知等角度,分享了前沿思考与实践成果。

兄弟(中国)董事长兼总裁张燕女士在《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可视化”》演讲中指出,在BANI时代,企业应将ESG战略从“幕后”推向“台前”,通过可视化工具实现战略透明、数据可溯与成果可感。她以“森林计划”“海洋零垃圾”“绣娘帮扶”等案例详细阐释了兄弟集团如何通过可持续行动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轮驱动。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首席品牌官宋兆桓博士以《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电动出行科技公司》为题,系统回顾了吉利从民营造车到全球布局的跨越之路。他重点介绍了吉利在甲醇电动技术、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与全球协同研发方面的突破,并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已从“市场换技术”迈入“技术赢市场”的新阶段,吉利将通过“多元能源+智能生态”战略,持续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天下网商CEO熊伟林先生在《从第十七个双11,看消费创新机会》分享中,提出“GNPS品类创新模型”,从Gap(差距)、Niche(细分)、Pioneer(先锋)、Supply(供应链)四大维度解析品牌的成长路径。他基于丰富的案例指出,成功品牌的核心在于精准捕捉用户场景、创造情绪价值,并构建具有独占性的供应链体系,从而实现从“品类第一”到“场景唯一”的跨越。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高级讲师李坚翔博士以《为什么你越努力越痛苦》为题,从心理学与佛学双重视角,探讨现代人在高速社会中面临的幸福困境。他提出“快乐敏感度”概念,强调通过正念饮食、规律运动、深度社交等方式,培养对当下生活的觉察与接纳。他的演讲为商业之外的“心理增长”提供了深刻启发,引发现场强烈共鸣。

论坛结束后,校友们移步至吴越宫参加华东校友会换届晚宴。晚宴上,新一届理事会成员正式亮相,校友们举杯畅叙、交流合作。

华东校友日主题论坛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年度活动,它更像是一场集体向未来发出的“预演”:在技术演进与产业跃迁加速的时代,学习如何重新定义增长、如何共建价值、如何在不确定之中找到确定性,是每一位管理者共同的课题。

面向2026,HKU ICB将继续秉持“专业、前瞻、实用、实效”的教育理念,强化终身学习体系,拓展全球协同网络,与广大校友携手,在数智化的浪潮中共创更具韧性的商业未来,共同书写中国企业与中国管理教育的崭新篇章。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6300-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